中成藥廢水來源于前處理車間洗藥、泡藥廢水,提取車間煎煮廢水、分離車間的殘渣、濃縮,制劑車間廢水、車間蒸汽的冷凝水、車間清洗廢水等。
中成藥生產具有品種多、生產周期長短不一的特點,因此,廢水水量和水質也隨之變化,且帶有顏色和氣味;
廢水中懸浮物含量高,主要為動植物碎片、微細顆粒及膠體;
中成藥廢水B/C比值大約在0.5左右,其生化性較好,有利于生物處理;
生產過程中酸或堿的處理,造成廢水pH值波動較大;若采用煮煉或熬制生產工藝,排放的廢水溫度較高。
中成藥生產是間歇性排放污水,濃度較高的污水主要來自設備清洗,每個工序完成后需進行清洗,清洗時間不穩定,其進水的穩定程度會影響生化處理去除COD的效果,因此需對生化進水的水質水量進行控制;
對污染物濃度較高的中成藥廢水,直接采取好氧或厭氧工藝處理,很難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需經過預處理,降低廢水中大分子污染物的含量,且能將大分子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質,有利于后續的生物處理,必要時應采用物化后續處理。
選擇合理的中成藥廢水處理工藝及方法,決定了前期的基建成本、后期的運行維護以及處理系統的穩定和出水效果。實踐證明,采用生物處理技術消除有機污染物是制藥廢水處理中較為經濟的處理方法,但由于制藥廢水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物濃度高,對生物處理中的“主力軍”—微生物有著極大的威脅,因此為了保證生物處理的效果,在進行生物處理前可采用預處理或組合預處理工藝,降低廢水進生化處理的濃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生物處理做好保障。
預處理
對于中成藥廢水的預處理工藝中,可采用混凝沉淀方式,通過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絮凝劑,廢水中不溶性污染物及懸浮顆粒物會被吸附,在中和為力之間電荷的作用,從而進行絮凝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池底,達到去除懸浮污染物的目的,避免對后續處理中設備的損壞。
生化處理
預處理段主要去除懸浮顆粒物,但其中還有其他有機污染物存在,即其COD含量還是很高,大部分的溶解性有機污染物在預處理段難以被去除,需通過生化處理方式將其去除。
預處理后的廢水可進入水解酸化池中,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將水中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經過水解酸化后的污水,進行厭氧處理。由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厭氧反應器,即具備傳統厭氧反應器的基本原理、又具備創新性,可以提高污泥攔截能力、且布水均勻,使得反應器處理效率得到提升,厭氧后剩余污泥量少,以較低的運行成本達到較大的處理效果。利用厭氧微生物將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經厭氧處理后加好氧繼續處理,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好氧處理工藝,通過鼓風機提供氧源,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與池內生物膜充分接觸,經生物吸附、降解作用,既降解厭氧后殘留的小分子有機物,還能將氨氮轉化成硝態氮,去除氨氮。從而使水質得到凈化。經處理后的廢水達標即可排放。污泥通過污泥池濃縮后進壓濾機脫水,脫水后的污泥交至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