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卷曲霉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
標簽:制藥廢水處理
硫酸卷曲霉素廢水中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且含有殘留的抗生素,可生化性差,處理起來有一定難度,因而硫酸卷曲霉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通常采用組合工藝。下面漓源環保為您介紹一種應用在此類制藥廢水處理中的工藝。
在硫酸卷曲霉素廢水處理中根據廢水的水質特點,可以選擇氣浮、水解酸化、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生物濾池(UBF)復合厭氧處理系統序批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SBR)組成復合處理工藝。
硫酸卷曲霉素生產過程中,各單元產生的廢水水質差別較大,將其混合后進行處理,不僅可以均化水量,更重要的是均化了水質,如發酵罐沖洗廢水的 pH值為2~11,混合后廢水的pH值則為5~8,水質均化為后續處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硫酸卷曲霉素廢水中的SS含量較高,且成分多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因此需要設置SS去除工藝。單純的混凝、沉淀或單獨的氣浮對SS的去除效果均不理想,而采用PAC凝聚/PAM絮凝后再氣浮的方法對SS的去除效果則較穩定,且多為不易生物降解的組分;此外BOD、NH3-N也隨之得到一定程度的去除。
部分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組分經氣浮系統消解后,為水解酸化單元達到穩定的水解效果創造了條件。由于氣浮系統出水中的COD、BOD仍較高,因此設置水解酸化單元是必要的盡管水解酸化單元對各水質指標的大除效率不高,但可顯著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UBF中的厭氧污泥量較高、厭氧菌的活性較強、容積負荷較高,強化了對進水中污染物的生化降解效果,大大降低了UBF出水中的COD 、BOD,為后續的SBR單元提供了保障。
SBR單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來水中的耗氧有機物、NH3-N,使出水COD、BOD、NH3-N達到排放標準。
上述的硫酸卷曲霉素廢水處理工藝能實現對廢水的有效處理,出水可達標排放。如果您對硫酸卷曲霉素廢水處理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熊工:18902300884